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音乐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教学反思1这是一首热情,欢快而又不乏幽默的澳大利亚民歌。单乐段结构,旋律采用上行级进,乐句模进,八度大跳,同音反复等发展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理发师认真,快速,愉快地忙碌着的形象,反映了劳动时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由于这首歌曲是十分富有情境性的,因此我牢牢抓住了歌曲的这个特点,富有情境性的将歌曲进行引导,孩子们显得都觉得十分有兴致。在课始,我用“聊聊自己长大后的愿望”这个话题作为引入,“我想当科学家,我想当老师,我想当警察……”孩子们的想象是如此的天真与美好,继而引出另一位小伙伴的梦想。于是让孩子们第一遍听音乐的时候,提问他们听到的愿望是想当什么?为什么这个小伙伴有这样的愿望呢?看着一年级的孩子们一个个自信满满高举的小手,真为他们骄傲,喜欢他们这样童真美好的执着。
两遍过后,孩子们对于歌曲的旋律也已有了几分谙熟,接下来跟琴哼唱的环节也顺畅了许多。借着这首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孩子们很是喜欢。我让孩子们模仿理发店里剪头发“卡擦卡擦”的声音,带入歌曲中哼唱旋律,丰富歌曲的情趣性。朗读歌词方面,由于这首歌曲的歌词字数是比较多的,每段我都带读了两遍,让孩子们加深对歌词的记忆。朗朗上口的旋律,给孩子们的学唱带来了很多的乐趣。在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之后,孩子们都已演唱的不错。只是依然存在个别喊叫的情况,在通过多次提醒与指正之后,这个情况改善了很多。在能完整演唱的基础上,我喜欢用男女比赛的方式让他们巩固演唱歌曲。在处理歌曲上,我发现很多孩子每到“卡擦卡擦”或者是“沙沙沙沙”的这个地方,总是不自知地会喊的很响。为了改正这个情况,我引导他们:“小朋友们,当理发师在给我们剪头发的时候,这个剪刀是不是轻轻的呀?可不能很用力哦,不然很容易把我们顾客弄伤的;当理发师给我们喷雾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的,不能喷的太用力太多,这样就不好看了,因此我们在唱这两句的时候也一定要轻轻地唱,可不能唱得很响很用力哦!”通过这样的引导,他们很容易明白了这些象声词的地反要轻轻地唱,让歌曲愈加生动了不少。
最后,在美妙的音律中我们加上了许多生动可爱的动作,孩子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鸟在不足平方的音乐教室里尽兴地欢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
音乐教学反思2针对有效教学这个教学问题,我常常在课前进行思考,在课后反思中能悟出一些道理来。例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音准”是一个“摸不着,看不见”的东西。根据低年级儿童大脑直觉能力强的特点,我设计了把音准训练与已学会的歌曲的旋律相联系的方法来进行练习。用学会的歌曲做音准的“参照物”,使音准这个无形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知识。
又如,节奏教学是音乐课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低年级学生对节奏训练显得比较被动、盲从。可以从下面的方法去做:
一、用浅显的事例来说明节奏的重要性。
二、循序渐进,做到一找、二练、三巩固。
找:找出实例,领会实质。
练:动静交替,用跺脚、拍手、走步、师弹旋律、生打节奏,或用乐器敲击等方法练习。
巩固:用“变速”方法反复练习,学生乐于接受。
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爱活动,想象力丰富。单一的教唱,将会造成歌曲艺术形象的单薄贫乏,并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唱歌兴趣。为此,我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设计“木偶剧”、“童话剧”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计风趣、诙谐的情节领悟歌曲情趣。
3、用儿童化“串词”反复复习旧歌,再次揭示歌曲的艺术内涵。
比如,师说:“同学们,别说话了。小弟弟要睡觉了,我们唱首摇篮曲拌他进入梦乡。”学生以慢速、安静的情绪唱起《小宝宝要睡着了》;“喔……,大公鸡叫了,天亮了。”学生高兴地表演起床、吃饭等动作;“你们看,太阳公公出来了!”学生用喜悦、赞美的表情演唱歌曲《公鸡》……通过老师有声的串词,学生唱的恰到好处。
有效教学的例子有很多,只要对学生有所帮助,能提高音乐教学水平的就是好的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反思3音乐活动《买菜》是主题“香香的蔬菜”中的一个活动,有图、有音乐,看似比较容易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还是遇到了一些问题或是需要再深入思考的东西。下面就来详细的说一说。
1、因为在活动中,我考虑的较多的是“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蹦蹦跳呀”这些语句在幼儿理解、记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就弱化了歌曲的欣赏和幼儿的唱,而是比较注重对歌词的记忆。同时在幼儿欣赏两遍的情况下,让刚进入中班的孩子来表述出上述等歌词,更加是有难度的。那么如何来改进呢?这些语句可以在活动前就和孩子认识一下,并丰富这些词语,那么孩子在欣赏过后就能很快地说出歌词内容,解决这个问题,这样就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来梳理这些歌词,就能用更多的时间来欣赏、演唱歌曲了。
2、节奏谱到底要不要使用?如果孩子对念的部分“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的节奏谱熟悉、会按节奏拍的话,那么采用的话就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有节奏的说。但是如果节奏比较简单,且孩子不熟悉的话,不用刻意拿出来放在这里用(平时也可以当做游戏来熟悉)以免浪费时间,因为在一个活动中有一至二点新的东西就可以了,不是大杂烩,全都要的,所以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直接通过倾听老师的琴声来引导幼儿运用拍手有节奏说。
3、在幼儿学唱的时候,除了在每一遍唱之前提出一些要求外,还可以从一张开始逐步拿掉几张图片唱,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学唱的注意力和兴趣,也能使活动显得有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些味道在里面。
反思与收获:
歌唱活动不是简单的让幼儿欣赏一下歌曲,然后让孩子来逐一说出歌词是什么,进而学唱歌曲,这样就会弱化“唱”,因此应该在孩子熟悉歌词的基础上来欣赏歌曲,这个就可以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先进行熟悉,然后在活动中我们重点的就是要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情感等,再对歌词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最后将重点放在“唱”或“表现”上,这样就能将更多的时间与力度放在开展多种方式的唱上了。就比如可以提出不同情感方面的要求来唱,可以去除一些图片的辅助来唱,还可以加上一些动作来边唱边边表演等,而且因为孩子对歌词已经熟悉了,所以唱了不做动作,或是做了动作不唱的现象就会好很多。同时,要给幼儿更多的欣赏、自主学习歌曲的空间,要避免老师教歌的迹象过多的显现在活动中。
歌唱活动不是简单的让幼儿欣赏一下歌曲,然后让孩子来逐一说出歌词是什么,进而学唱歌曲,这样就会弱化“唱”,因此应该在孩子熟悉歌词的基础上来欣赏歌曲,这个就可以在活动前和孩子一起先进行熟悉,然后在活动中我们重点的就是要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情感等,再对歌词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最后将重点放在“唱”或“表现”上,这样就能将更多的时 ……此处隐藏9934个字……p>
(教学意图:首先使学生对歌曲的乐句划分有初步的认识,同时更明显的感受旋律连贯及跳跃的不同特点,帮助学生更好的表现歌曲。)
6、 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教学意图:使学生更好的掌握重音位置,为准确演唱出八分休止符及十分音符节奏的衬词“勃隆”打下基础。)
7、 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 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9、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 跳 呦 |唱 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 呦 |唱 呦|的节奏特点。
(教学意图:寻找生活与音乐的关联,帮助学生更轻松、愉悦的掌握新知。)
10、 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11、 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 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 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 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三、 欣赏《那不勒斯舞曲》
1、 导言:歌曲《我是小音乐家》中所唱到的属于乐器演奏家,你知道音乐家还包括哪些?生:作词家、舞蹈家、指挥家、作曲家……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由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为一部舞剧所创作的一首乐曲。
2、 初听乐曲。师:请同学们带着两个问题欣赏乐曲,乐曲有哪些情绪变化?乐曲中最优美的一段旋律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小号)
情绪:优美、活泼、热烈进行变化。
3、 复听乐曲。师:我将把自己对这首乐曲情绪及旋律的理解用线条画出来,你也可以跟随老师一同来完成。
(教学意图:使学生直观的感受乐曲的速度、情绪及旋律特点的变化。)
4、 再听乐曲。师:请你根据老师所画的图谱,把你对乐曲的理解用动作表现出来。学生进行表演。
四、 表演歌曲
师:让我们来做一回小音乐家,把《我是小音乐家》这首歌曲进行完整的表演。
(教学意图:学生在欣赏了乐曲之后,对速度、情绪、力度等音乐要素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表现歌曲的能力也会更加突出。)
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音乐教学反思15在这次艺术共同体活动中我上了一节中班音乐活动《雪花和雨滴》。在接到这个歌唱教学的任务时,首先思考:我怎么样让孩子喜欢去唱歌,能从中体会到唱歌的快乐,能够粗浅的感受到这首歌曲的情感?我又怎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能够比较流畅,而没有刻意教授的痕迹?所以以此为前提,将活动的设计分为了三个部分:导入、展开、结束。
在导入部分,通过冬天的歌曲《听》作为发声练习的曲目,自然引出本堂课,在前面的创编小雪花从天空中飘下来这个环节,既符合活动的目标,又让孩子能感受到歌曲优美的旋律,通过碰钟很简单的区分了乐句,也发挥了想象,变幻了不同的动作,但是在这个环节原先是两段自由飞舞,但是一时疏忽少听了一段音乐。
在展开部分,孩子学唱歌的这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我设计了从“?”入手,出示简单的图谱,一步步的深入,这也是一个理解歌曲,分部教学的一个过程。接下来通过不同的演唱方式如对唱,用柔美的声音演唱,分组唱、创编动作演唱等等让孩子很有兴趣的学唱歌曲。有了小雪花的基础,小雨滴就比较容易进入。
最后结束部分,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孩子在玩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另外通过这次的上课,我感触比较深的就是一件事情你只要用心去做,哪怕有哪方面的不足,也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掩盖的。虽然歌唱并不是我的特长,但是课堂是发展孩子能力的场所,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老师们来听你上课,不是来听你唱歌的,而是看老师是如何引导孩子学的,孩子又是如何在活动中能力发展了,而且还很快乐。在专家老师给我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后,虽然对于修改的结果底气不足,但是心中有一个想法,就是愿意去大胆的去尝试,哪怕失败也无所谓。这次活动给我带来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感谢它!
上本次活动前,我有点担心,因为这是一节正合男孩子心意的一个活动,他们是最喜欢打打闹闹,学什么功夫不功夫的,我担心在课上孩子们会打闹成一片,我会疲于管课堂纪律,所以在课前是做足了功夫,怕我的功夫不到位,而让孩子们学得不到位。
1.反复听音乐。
这个音乐节选自屠洪刚的《中国功夫》,不过作了很多的修改,音乐的节奏有快慢和一段唱歌、一段念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歌词和歌曲的长度,歌词少了,歌曲也就短了,较难的部分都修改过了,很适合孩子的学习。我之前也是对这首歌的歌词不太熟悉,因为磁带上的歌曲变了以后,我就反复听歌曲,分出间奏和幼儿表演的部分,这样我就能在课堂上提醒孩子们哪里做什么动作,再让幼儿来分辨。
2.降低动作难度。
我看了书本上的动作以后,我决定自己改动作,并去掉变换动作的环节,因为我觉得孩子们第一次练习,不需要那么多的内容,只要孩子先掌握这些内容,换动作可以到下午的音乐游戏中进行。我自己改编了几个动作,反复做了几遍后,能跟上音乐节奏完整的一套下来很顺手,就决定这样教。
3.变换上课的角色。
刚开始看碟片的时候,孩子们是目不转睛,等到了我练习的时候,就有好动的孩子要跳出来了,我一看,不行,马上改变上课思路,我就说成自己是师傅,我要选功夫练得到家的孩子做我的徒弟,孩子们看我演习一套动作很有架势后,听我口气还严肃,所以好动的孩子立马就收住了,个别还在动的,我就马上表扬几个能干的孩子,告诉大家我决定收谁做徒弟,这下一来,所有的孩子都打足了精神,连几个嗲嗲的女生也开始了她们的花拳绣腿,音乐一放,还真有少林寺的味道,我心中暗喜。
4.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时间把握不准一直是我上课的一大弱点,这次的课堂正好把握准了,回顾一下,还真的是自己课前的充分准备和课中的灵活机智让自己体验了一回成功。
结合这堂课,我反思本周的其他活动,上的比较失败是健康活动,我总结了一下原因,就是有的地方做得不到位,上随堂课也要像公开课那么精心准备,下足功夫,就能相应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也能保证让孩子在每堂课上获得一定的信息量。这是我要督促自己去实行的。